客户端
微信
微博
魏立平:退渔上岸转型 养蟹闯出新路
2020-10-15 08:56:5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全面小康路上,他是扎根乡村的创业青年,他是脱贫致富的合作社社员,他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成功的蟹农、果农、茶农,她是带领姐妹们开心生活的广场舞大妈,她是信守“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的家庭农场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用奋斗成就梦想,为全面小康增色添彩。今起,记者推出“我的小康故事”专栏,跟随奋斗者的足迹,讲述全面小康路上的追梦故事。


正是螃蟹上市季节,古柏街道团结圩水产养殖总场的螃蟹生产基地迎来丰收。记者来到魏立平承包的蟹塘时,他正划着小船进行巡塘,清澈的蟹塘映照着倒影,不时有白鹭飞过,呈现出独特的水乡美景。

蟹塘风景如画,那塘里的螃蟹生长情况如何呢?巡完塘,魏立平展示起当天凌晨捕捉的螃蟹,虽然数量不多,但一个个身强体健,活力十足,公蟹都有4两,母蟹达到了3两。“我们前半夜将螃蟹打好规格,后半夜送到市场,再销往全国各地。”螃蟹销售看好,魏立平正收获成功的喜悦。而在5年前,他还曾为生计、出路发愁。


今年47岁的魏立平原先的身份是渔民,家住古柏街道三保村,三保村位于石臼湖畔,是典型的渔业村,张网捕鱼一直是大部分村民的主业。“年轻时就跟父亲学着撒网捕鱼捕虾,整天起早贪黑,很是辛苦!”


石臼湖享有“日出斗金”的美誉,盛产鱼虾、水禽和水生植物,“石臼渔歌”还列入高淳“古八景”之一。据史料记载,石臼湖原有93种鱼类,包括常见的青、草、鲢,名贵鱼类刀鱼、鲥鱼、河豚等。但随着过度捕捞以及违章作业和禁用渔具大量使用,已超出了湖泊自然增殖与人工放流增殖的补偿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调查显示,石臼湖就已绝迹17种鱼类,另有22种鱼类已很少见,成为稀有“珍品”。


“涸泽而渔”的掠夺式生产方式让湖泊很受伤,舟来船往,网撒鱼跃,银鱼、鳜鱼、鳗鱼满仓的景象不见了。在以渔为生的日子里,魏立平对此的感触越来越深。“老早湖里鱼虾很多,一天能捕到七八十斤虾,甚至还能捕到三四斤重的鳗鱼,到后来能捕到的种类越来越少不说,有时候一天五六斤虾都捕不到了。”


湖里讨不到生活,村民们纷纷另谋出路,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做生意,还有的搞水产养殖。魏立平在望湖兴叹的同时,也寻思着上岸发展。“当时高淳的螃蟹产业已经发展得很不错,身边也有很多养蟹经验丰富的朋友,应该是一条不错的谋生路子。”说干就干,2015年12月,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魏立平在团结圩承包了30亩蟹塘,开启了人到中年的“二次创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魏立平拿出当年搏风斗浪的闯劲,在边学边干中掌握了养殖技能,闯出了名堂,他养殖的螃蟹亩均纯收入超过了3000元,目前养殖面积已扩大到40亩。立足特色产业,奋力转型发展,魏立平信心满满:“政府对螃蟹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固城湖螃蟹节今年已经举办第20届了,螃蟹城也快要建成了,作为蟹农,我们要养好螃蟹,把固城湖螃蟹品牌越做越响亮。”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魏立平介绍说,这几年,养殖环境不断改善,技术培训指导到塘口,信用贷款支农惠农,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而更可喜的是,团结圩也在发生大变化。“地铁修到了蟹塘边,大学城也正在建设中,高淳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小康生活有奔头了!”


变化的不仅是团结圩,石臼湖也在经历一场蜕变。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深入开展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石臼湖作为通江湖泊实行10年禁捕,三保村成为禁捕退捕重点村。让石臼湖休养生息,为鱼儿留条生路,为子孙留条出路。经过广泛宣传,三保村120多户渔民形成了共识。魏立平更是积极响应,8月初,他就把两艘捕鱼船和300条网具悉数上交。此次禁捕退捕,三保村共上交捕鱼船171艘、网具4万5千条。


告别了捕鱼生活,但村民们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三保村专门在村民广场上建立了渔业文化雕塑,老一辈渔民乘风破浪、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成为大家奋进新时代的动力。


魏立平望着雕塑感叹道:“这个雕塑反映了我们以前在石臼湖里讨生活的情况,也体现了我们渔民的精神。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但这种精神将被传承下去,鼓舞我们在全面奔小康路上继续奋斗。”


(韦东宁 魏宏伟)

阅读推荐
图片推荐
【视觉高淳】足够精“踩”!这项省级非遗~
【视觉高淳】金色花海!惊艳绽放~
【视觉高淳】暗香疏影迎春来
【视觉高淳】淳城年味拉满!
【视觉高淳】看,雪落下的淳城~
【视觉高淳】红了!
【视觉高淳】格桑花盛开,美醉了!
【视觉高淳】高马超燃现场来了→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