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秋高气爽,很多人选择外出游玩,不少人却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第一反应是“我感冒了”。但医生提醒,这很可能是秋季花粉过敏在“伪装”,需要仔细辨别,对症下药。
高淳已进入秋季花粉过敏高发期。当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且伴有微风时,蒿属和豚草等杂草花粉会借助风媒在空气中大量传播。这些花粉颗粒轻、数量大,能在较广范围内扩散,容易导致敏感人群出现过敏反应。
高淳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林士伟介绍,南京五月刚度过梧桐树毛困扰,金秋十月桂花盛开,虽景色优美,但过敏患者需尽量避免接触。皮肤科常见的过敏症状有荨麻疹,此外还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这些本质上属于同一类疾病,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检查显示,除粉尘外,花粉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一天中,下午2点到晚上8点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段,敏感人群需重点做好以下三项预防措施:
外出做好防护,减少花粉接触: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峰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需全程佩戴口罩(症状严重者建议持续佩戴)或面屏,同时佩戴防护镜、穿长袖衣物,从头部到身体减少皮肤与花粉的直接接触,降低吸入和接触性过敏风险。
归家及时清洁,阻断花粉带入:回到家中后,第一时间更换外出时穿着的衣物,并单独清洗,避免花粉附着衣物扩散至室内;同时用清水仔细清洗手、脸等暴露部位,减少残留花粉引发过敏反应的可能。
室内科学清扫,控制花粉残留:在室内清洁时,优先采用湿式清扫方式(如用湿抹布擦拭、湿拖把拖地),避免干扫导致花粉飞扬;日常可关闭门窗减少室外花粉进入,通过控制室内花粉浓度,营造低敏环境。
此外,若不慎接触花粉出现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轻微者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缓解,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确保安全度过花粉季。秋色虽美,健康第一。做好防护,才能更好地享受这个季节。
(记者:丁旭燕 杨军 编辑:黄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