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双喜临门",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协高校星火科技馆"与"江苏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称号。
走进航天科普馆,最吸引眼球的是卫星测控与应用创新工坊。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联网学校卫星地面接收站,查看真实卫星轨道并进行分析。馆内陈列着20余座火箭模型、空间站模型,以及全国首颗高职院校牵头研制的"南京号"科普卫星八一08星模型。
航天科普馆执行负责人杨阳介绍,这是一个集科研与科普于一体的平台,已建成国内首家高职院校地面接收站及测控中心。学生可以进行模拟火箭发射、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操作,实时了解航天动态。创新工坊内,参观者可对"八一08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体验航天器模拟飞行。
该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正常工作时间均可参观,节假日可提前预约。馆方配备5人专业教师团队和十余名学生讲解团队,为参观者提供专业服务。
除了参观与讲解,场馆还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卫星轨道分析系统、数据可视化大屏、航天器模拟飞行系统一应俱全,学生可通过自主编程处理遥感影像开展创新实验。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建"航空宇航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和"蓝岛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
作为航天科普的重要平台,场馆的 “科普行动” 从未间断:定期举办创客周、嘉年华、卫星测控体验营等 30 余场活动,承办多项创新竞赛;推进 “星火计划”,邀请院士、大国工匠、技能大师进校园分享;与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 3D 打印、智能硬件等课程 120 余次,年服务超 500 人次。同时,场馆还持续推进航天音视频载荷征集、光通信实验、遥感数据处理等任务,开发系列航天主题科普课程,逐步形成 “科研设施 — 课程资源 — 活动体系” 的全链条科普生态,让航天梦触手可及。
(记者:孙圆圆 徐娜 刘宏扬 编辑:黄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