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社区的“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到自然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十年来,我区持续织密便民健身网络。如今,百姓健身房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支点,让“免费健身、科学健身”真正融入百姓日常。
下午时分,砖墙镇文体教中心二楼的百姓健身房内活力四射。跑步机上身影矫健,乒乓球台前激战正酣,舞蹈房中旋律飞扬——这个350平方米的空间配备十余种专业器械,是由原有活动室投入15万余元升级改造而成,如今已成为功能齐全、广受欢迎的健身打卡地。砖墙镇文宣办负责人表示:“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我们更新全部器材,建成这座百姓健身房。运营两年多来,深受周边居民欢迎。未来我们还计划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健身指导,并根据需求延长开放时间。”
2024年12月,古柏街道朝凤嘉园小区利用物业用房建成了120平方米的二类百姓健身房,虽然面积不大,但跑步机、单双杠、台球桌等器材一应俱全。常年免费开放的政策,使这里成为村民“零门槛”的健身乐园。村民自发组成的舞蹈队每日在此排练,音乐声中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这个健身房对我们太方便了,”永成村村民葛香头笑着说,“经常来锻炼,对身体大有好处。”
百姓健身房的火热,是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自2014年建成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到2020年实现自然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我区持续完善健身基础设施网络。目前全区已建成16个体育公园、146.6公里健身步道、23片社会足球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5.99平方米,位列全市第四。作为户外健身设施的重要补充,百姓健身房正与室外场地联动编织愈加密实的“10分钟健身圈”。
从“有地方健身”到“健得好身”,百姓健身房不仅是器械齐全的锻炼场所,更是承载健康与温暖的社区驿站。随着设施持续升级、服务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运动服务,让健康生活触手可及,让幸福滋味融入日常。
(记者:童晓霞 赵子涵 通讯员:司言琛 编辑: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