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淳区砖墙镇隆兴村的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被誉为“水中人参”的芡实迎来了丰收季。工人们穿梭于碧波荡漾的塘间,熟练地采摘着藏于硕大叶片下的芡实果包,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芡实,因其外形酷似鸡喙,俗称“鸡头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绿色保健食品,多生长于浅水池塘湖泊之中,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今年,位于隆兴村的南京隆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次尝试规模化种植这一特色水生作物。
“我们是第一年到高淳种植芡实,选用了优质品种,种植面积约80亩。”基地负责人李小飞介绍道,“种植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尤其是应对高温天气经验不足。后来通过请教专家,得到了宝贵的技术指导,如今迎来了收获,预计亩产可达四五百斤。” 言语中透露着首次种植成功的喜悦以及对收成的满意。
对于隆兴村而言,这片芡实塘承载着村集体产业转型与增收的新期望。隆兴村村委会主任李明回顾了这片土地的变迁:“这片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自2018年从村民手中流转,2019年开始建设,2020年起主要种植莲藕。然而近年来莲藕市场价格波动,效益并不理想。”寻求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在2024年下半年,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芡实种植经济效益前景可观,于是决定尝试。”李明主任补充说,“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育苗,今年正式实施种植。现在看到丰收在望,我们都期盼着芡实能带来良好的收益,成为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效益不彰的莲藕种植到前景看好的芡实产业,隆兴村正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记者:马强强 杨吟月 通讯员:司岩琛 编辑: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