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来临,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顶流”美食。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因食用不当引发的肠胃不适、过敏等问题也时有发生。那么食用小龙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高淳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曹友红提醒广大市民。
小龙虾过量食用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加重肠胃负担。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过量食用会使肠胃消化负担加重,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导致过敏反应。小龙虾是常见的过敏原,过敏体质者过量食用,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引起痛风发作。小龙虾属于高嘌呤食物,过量食用会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对于痛风患者或高尿酸血症患者,易诱发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
造成重金属中毒。小龙虾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如果生长环境受污染,过量食用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蓄积,引发重金属中毒,损害肝、肾等器官。
此外,过量食用小龙虾还可能因摄入过多脂肪、胆固醇,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安全食用小龙虾需把好选购、烹饪、保存关:
挑选新鲜小龙虾。选择活力好、外壳光亮、无异味的小龙虾,避免购买死亡或变质的个体,死亡后的小龙虾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
彻底清洗。将小龙虾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香油或醋,让其吐沙、吐污2-3小时。然后用刷子仔细刷洗小龙虾的外壳、腹部、钳子等部位,尤其要注意清除头部和鳃部的污垢,这些地方容易藏有寄生虫。
去除易含寄生虫部位。小龙虾的头部是寄生虫容易聚集的地方,建议去除。此外,虾线是小龙虾的肠道,里面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和寄生虫,也应挑出。
高温烹饪,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处理小龙虾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交叉污染。
曹友红呼吁市民,小龙虾虽美味但仍要注意科学食用,避免过量食用,出现不适立即就医。唯有将健康放在首位,才能真正享受夏日美食的乐趣。
(记者:杨军、徐娜 编辑:黄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