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扇扇凉风,宜夏不宜冬。有人问我借,我说要扇风。”随着宾阳·繁花里夜市集的开放,高淳老街旅游热度再度提升,走在街头巷尾,不难发现,不少市民游客手中都摇着一把羽毛扇,在炎炎夏日,多了许许柔和轻风。
在高淳老街的东面,有一家专营羽毛扇的店铺,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羽毛扇,几乎每一把羽扇都经过了“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邢响生之手。
羽毛扇是高淳民间工艺品的代表,明嘉靖年间高淳羽毛扇被列入贡品。民国初年,高淳羽毛扇参加“国际巴拿马赛会”展出并获奖。一把高档的羽毛扇既是一件工艺品,亦有收藏价值。制作羽毛扇对材料和工艺都有较高要求,要经过提扇、清洗、晾晒、修剪、戳扣、装柄、缝线等二十多道工序。最考验手艺的是“伺候”羽毛,要挑选好长短差不多的羽毛,用软毛刷将一根根羽毛梳理平直,再修剪整齐,然后用细竹签将羽轴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定型”,还需要将羽轴加长、进行“二次定型”。
虽然空调、风扇等家用电器的普及,让羽毛扇单纯的防暑降温功能被弱化,但因为有邢响生等一代又一代的制扇艺人,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高淳羽毛扇的名声越来越响。2007年,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在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获非遗作品奖。“我从事羽毛扇制作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以前做扇子是为了谋生,现在更多了一份责任感,我想把高淳羽毛扇更好地传承下去。”邢响生希望让更多人“看见”高淳羽毛扇,从传统到当下,从当下延续到未来,让非遗成为永恒的经典。
高淳羽毛扇在一拂一挥之中已走过千百年,而今,它既是生活之物和“怀袖雅物”,也与人间温情、清风意趣息息相关,还与高淳老街同历革新,再焕生机。
(记者:孔阳婷、方圆,编辑: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