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热潮不断
运动锻炼也成为
市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连日来,炎炎烈日,持续高温
不少市民选择走进室内体育场馆
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
夏日里的全民健身热潮
在室内体育场馆中持续“升温”
7月23日,淳小妹来到区全民健身中心
市民们依次测温验码后进入场馆
最热闹的要数游泳馆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浅水区学习游泳
水花声伴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游泳馆回荡
家长们表示带孩子到正规游泳馆游泳
既能解暑,又能锻炼身体
最重要的是安全更有保障
夏季游泳很凉爽
但安全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安排7位安全救生员
实时对泳池进行安全巡视
确保市民游泳安全
市民在泳池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不随意嬉戏打闹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可能引发的疾病
眼病:
夏日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就是“红眼病”(急性结膜炎),发病者以经常游泳者居多,未经充分消毒的池水是引起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该病可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为媒介。如果游泳池里的漂白粉使用过多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漂白粉的刺激作用也容易导致双眼出现发红的症状。
耳部炎症:
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原来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屎软化,使耳朵堵塞、流脓等,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如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
消化道疾病:
还有属于“病从口入”的消化道传染病,也是不规范的泳池的健康隐患,因为人们在游泳时难免会被水呛到,菌痢、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等病菌会随着水一起进入人体口腔和胃部,从而产生患病风险。
皮肤病:
大众在游泳时应注意预防皮肤病,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疮,溃烂后一经接触即会传染;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癣、脚气、灰指甲等,通过拖鞋、毛巾也极易传染;疥疮、传染性软疣,在浴池里及桑拿按摩时极易传染。此外,如果在室外游泳,虽然感觉会比较通风透气,但是却容易因为日晒而患上日光性皮肤炎。
难以言说的痛:
因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确实比男性更容易在游泳时感染疾病,特别是在月经前后、性生活后、产后或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时,阴道的抵抗力会比较弱,有可能患上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引起外阴烧灼感、尿急、尿痛、白带豆腐渣状、异味、痛苦异常、坐卧不宁等症状。所以在这期间不适宜游泳。
远离这些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
虽然公共泳池有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但只要谨慎行动就能远离风险
一方面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
另一方面还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 1、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且经过卫生监督部门检查合格的游泳场所。很多不正规的游泳场所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换水次数、减少消毒次数或消毒剂投放以及减少必要的配置设施等,而且为了盈利通常也不限制带有皮肤病的患者进入等。
● 2、去游泳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个人物品,尽量不要用游泳场所提供的公共物件。
● 3、游泳前要淋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的尿素等污染池水,并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
● 4、进入泳池前要适当活动,不要坐池边的地面,尤其是女生随意坐在上面很容易引起霉菌感染。
● 5、游泳过程中最好佩戴护目眼镜和耳塞,且控制游泳时间不可过长。
● 6、游完后也应及时漱口、沐浴等,最好用一些沐浴液擦拭皮肤,然后冲洗掉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记者:马强强 孔阳婷 通讯员:班无能 部分来源:江苏疾控 编辑: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