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漆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有一名工作人员,为了防疫,他不怕烈日,无惧风雨,坚守一线,在近20天日夜兼程里,他被晒出了斑斑红疹......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辖区内的残疾人工作,在长达7年的陪伴里,他用自己充满爱的付出和汗水浇灌着辖区内残疾人群的心,残疾人们早已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可以说,他就是残疾人心中的那“一束暖光”,他就是漆桥街道残联工作人员赵强。
他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防疫志愿者,别看他平时待人憨憨,但工作起来,却是认真负责到底。
7月21日防疫以来,他先后被抽调到中心村以及和平村,积极做好核酸检测、防疫卡点值班值守等工作。在每次核酸检测工作中,他都是早上6点出现在检测点,开展准备工作。检测时,他穿上防护服,帮助老百姓登记信息,疏导排队、答疑解惑......由于防护服穿脱繁琐,他都是连续工作6小时左右,到了吃饭时间才“出来”稍微凉快一会儿,吃完饭后,他又要匆匆换上防护服,继续参与到协助核酸检测工作中。
农村核酸检测工作相对分散,过了上午的高峰期,下午人就少一些。他一直选择坚守岗位,其他工作人员让他也多注意休息时,他表示:“我年纪轻,不累,有我在你们放心吧。”每轮核酸检测下来,汗水总能让他整个人湿透。中心村支书高忠国时常感慨地说:“这小伙子不错,肯吃苦,不怕累。”
在和平村陆家埂的防疫监测登记点上,他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陆家埂是和平村的一个自然村,他除了做好人员进出时的测温、登记、查看苏康码,他还要每天不少于4次深入自然村里面,戴上口罩,穿起红马甲,拿起小喇叭,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因为长时间戴口罩,加上烈日当头,他的脖子上起了一些红疹子,他每天都是简单的涂抹上药膏后,又忙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心地善良的他,无愧于胸前的党徽和他服务的群众。他从没有因为工作困难而止步,永远都是硬着头皮先上,一步一步来,不诉苦、无怨言、也不求褒奖。很多艰难的工作做完以后,他的服务对象都会关心道:“强强,你辛苦了”,但满头大汗的他憨憨地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也因此,他的服务对象都习惯把他当做自己孩子、亲人,都习惯喊他“强强”。
烈日当头,酷暑难耐,赵强的工作只是漆桥街道40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的一个缩影,其实他们现在每个人都压满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每个人都要做到“防疫”“工作”两不误。他们很平凡,但他们很伟大。
孔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