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户端
微博
高淳:探索乡村振兴的“高岗路径”
2021-07-17 20:26:53



7月17日上午,清华—高淳校地合作乡村振兴实践展示暨高岗村开村仪式举行,为乡村振兴提供高岗经验、贡献高淳力量。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副市长霍慧萍,省住建厅厅长周岚,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区四套班子领导吴勇强、刘伟、赵火平、黄亦武、张朝霞等参加。




活动现场,清华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副市长霍慧萍,省住建厅厅长周岚,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区委书记吴勇强,高岗村村民代表诸小华,清华大学学生代表乌家宁共同启动开村仪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弘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授优秀工作站牌。

省住建厅厅长周岚向高岗村授省级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奖牌。

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邢先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分别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校友站长袁牧、地方站长蔡朝阳、校方站长乌家宁颁发聘书。

副区长王飞向徐炜韬、梁爽、王文达同学颁发高岗村新荣誉村民证书

区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

三年来,清华大学智力团队深入挖掘高淳乡村独有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


以国际视野塑造乡土风貌,以质朴情怀服务乡村建设,以前瞻性思维培育文创业态,把曾经默默无闻的高岗村打造成了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刘伟表示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需要集合多方智慧共同认知;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可以通过多元形式开展探索。


诚挚地邀请大家常来高淳走走看看,一起加入到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行列中来,与我们并肩唤醒沉睡资源,让乡村振兴战略在高淳枝繁叶茂、结出硕果,谱写共同合作、互惠双赢的新佳话。

姜胜耀表示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淳站在高岗村所探索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将工作站实践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和高度。


相信不仅会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范例,也将为中西部乡村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样板和路径。


2018年12月

清华大学与高淳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选址高岗村作为清华大学在江苏省的第一家乡村振兴工作站。


2019年8月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淳站启动建设。

2020年6月

工作站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工作站的建成为清华大学

及各高校各专业的学生

提供了在地的学习实践平台

随着校地双方不断深化合作理念

逐渐将“教学实践基地”

推向“高校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高岗村初步构建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校园+田园

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截至目前

工作站已组织开展了

20余批次实践研讨活动

形成了超过5万字的调研成果

高岗村正在成为“行走在乡村的大学堂”

高岗宣传片2513.98Mb


乡村振兴的路子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模板,
走出特色,看到实效,就是最优路径。
高岗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在参与主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在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流转、城乡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地方乡村振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经验与样板,
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乡村振兴新高地在高淳崛起,
为高淳高质量发展添光增彩。

文字:吴芳芳、孔阳婷

照片:刘列

视频:南京市高淳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金芮、赵卓


阅读推荐
图片推荐
【视觉高淳】坠入春日梦境~
【视觉高淳】紫瀑流霞!梦幻上线
【视觉高淳】竹篓盛春光,指尖觅茶香,春山如黛,茶香满城!
【视觉高淳】一城樱事,半卷春书
【视觉高淳】春日里的那一抹金黄~
【视觉高淳】与美好,不期而“郁”~
【视觉高淳】玉兰古韵待君来~
【视觉高淳】“梅”不胜收!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