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清水,芳草如洗。”在高淳区东坝街道,村民对这样的景象早已习以为常。水清,景美。美丽乡村生态美如画卷展开,村民们美好生活愿景得以实现,这些离不开街道“农村污水治理”的全面覆盖。
污水治理,分类施策
农村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对耕地灌溉、人居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面临村庄布局分散的困难。对此,东坝街道主要采用生物脉冲滴滤工艺和A/O工艺2种治理模式,实施以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距离城镇管网较远的村庄,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东坝街道所有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水质均可达一级B标准。
截至2020年底,东坝街道已完成了辖区内所有自然村(共162个)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4座,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13吨,铺设污水管网304.5公里。
长效运行,久久为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日之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只是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第一步。三分建,七分管。东坝街道始终坚持以长效运维为核心,由各村指派辖区内工作人员对污水处理站进行监管,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维护。目前,东坝街道共计向第三方社会运维机构托管设施144套。
为加强对污水设施日常运行的监管、以及各自然村污水管网的日常运维,东坝街道出台污水设施和管网长效运维管理办法,一方面将每季度各村污水设施的考核情况和各村年终考核相挂钩,要求各村加强对辖区内污水设施运维的日常监管;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网格,将各村污水管网的运维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内,使农村污水管网的运维得到保障。
水清景秀,人勤村美
青草依依,绿水环绕,远处农作物摇摆,阳光下小绿房子里机器不停运转……这是东坝街道青山村垄上自然村的一处污水处理站。整个村子的生活污水被抽取进这里,经过工艺处理,流向出水池,流进村里的池塘河道。
“以前人家是污水流到哪里淌哪里,影响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自污水管网开始建设以后,不仅改变村民生活污水随处倒、随处排的生活习惯,也提升了农村的整体面貌。”第三方运维机构负责人房锦超介绍。目前,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均可达到排放标准,可用于农业灌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政策的覆盖推行,带来的不仅是村居环境的变化,更是居民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的改变。随着农村污水治理全面覆盖,一幅交通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东坝徐徐展开。
通讯员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