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面对日益严峻的汛情,高淳区阳江镇无数“乘风破浪”的巾帼女英雄不惧风险、逆行而上,她们抢在前面、冲在一线,挨家挨户帮助有需要的群众转移,将他们安置到安全的地点,并连续值班值守为广大群众提供必需物资和后勤保障。她们用胆识和行动有力地证明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是在阳江镇防汛一线美丽绽放的“铿锵玫瑰”。
顾不上小家,保卫大家——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安全
连日来,受强降雨的影响,水阳江水位不断上涨,小花村就是水阳江边上的一个行政村,大多数住在迎水坡的村民家中都已被淹,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按照镇防指的要求,小花村的会计刘顺月和妇联主席朱明明就挨家挨户地上门发放《撤离通知书》,并劝导受淹群众投亲靠友。
7月13日下午,当村委来到刘新军家的时候,刘顺月和朱明明正在劝导他搬至村委集中安置点。据了解,刘新军在当地没有亲友,为了他们一家的安全,两位女同志就向支书汇报,为他家找了一处安置点并将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起初,刘新军并不同意搬到安置点去,但经过刘顺月和朱明明的讲道理摆事实,最终答应搬离。
再来到小花村委会,两张折叠床上放着薄薄的被单,原来这是她们的“临时床铺”。从7月7日至今,为了方便巡查、宣传,原本住在城区的她们就舍小家为大家,晚上一直住在村委会,雨鞋、雨衣、手电筒和折叠床是她们的标配。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安置点上传递温暖与真情
7月14日下午,在阳江镇费家嘴村集中安置点上,妇联主席谷凤兰和网格员刘馨正在和刘阿姨聊天谈心:“刘阿姨,在这边住的还好吧,要是需要什么您就打电话给我。”
刘阿姨是住在迎水坡上的村民,丈夫在防汛值守点上,家中的水已淹到小腿。13日晚,谷凤兰和刘馨二人在老年活动中心布置了三个房间,并为淹水村民发放饮用水、方便面、蚊香等物资。
为了安抚安置点上群众,谷凤兰和刘馨每天早中晚三次到安置点,询问村民需不需要帮忙、缺什么物资,并告诉他们安心地住,刘阿姨开心地说:“我在这里住得很舒心,特别是你们一直对我们很关心,真的太感谢了!”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谷凤兰和刘馨两位同志每天都是巡查到深夜才会回家,同时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安心、舒心入住,用真情温暖着安置点的群众。
前方有你们,后方有我——全力做好防汛后勤保障
“代梅,今天我们去防汛值守点上值班,你怀着孕就不要去一线了,在村委会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就好,另外下雨天自己要注意安全!”7月7日上午,阳江镇永联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星交待完防汛工作事宜后特别叮嘱道。
朱代梅是阳江镇永联村的妇联主席,也是一位准妈妈。支书的话音刚落,歇不住的她就开始慌了:“我不去一线,那我还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防汛工作非常重要,但上级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没有暂停,在男同志都去防汛一线之时,她接起了他们一点一滴的琐碎工作,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强国”的登录与学习、帮助来村咨询的村民答疑解惑、出具各种证明……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她都是尽心尽力,耐心细致。
7日上午,当接到镇防汛防旱指挥部要设立在永联村的通知后,留守在村委的她迅速帮忙打扫卫生、协调人力物力等。连日来,她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就将所有热水壶烧满开水备用,在防汛一线的同志需要什么物资就第一时间去准备。她说:“我现在去不了一线,那我一定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在此次防汛工作面前显得尤为生动,防汛抢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有许许多多的巾帼身影奋战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不胜枚举。这是一种精神,诠释了新时代女性楷模的形象,更是一种力量!
龙虎网 (通讯员 陈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