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科技特派员“牵手”乡村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2024-05-17 13:56:44


在淳城广袤的田野里,有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身处基层一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硕果”,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科技特派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位于石臼湖畔的湖水源虾蟹苗种合作社里,平静的湖面下正孕育着新一年的希望。塘埂上,合作社理事长芮剑军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陆健一边巡塘,一边交流着养殖情况。

 

作为湖水源虾蟹苗种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陆健常常来到塘口,现场把脉、答疑解惑。在他的指导下,合作社的蟹苗供不应求,尤其是正在培育的早熟品系,不仅规格大,还能提前15-20天成熟,赶在中秋国庆期间上市,让蟹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今年,合作社又开始尝试罗氏沼虾的养殖,这种虾价格较高,养殖难度也高,好在有科技特派员的全程跟踪指导,让芮剑军信心大增。

 

虽然陆健今年才成为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但他与高淳结缘已久。早在2015年,陆健就开始在高淳进行“长江一号”“长江二号”蟹苗的研究推广工作,此外,还帮助帅丰集团探索大口黑鲈的养殖,帮助淳京飞合作社推广“稻虾轮作”养殖模式。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过程中,陆健始终把“农民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乡村振兴既要科技赋能,也要因情施策。走进桠溪国际慢城,金黄的油菜角果取代了花朵,油菜田里,科技特派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芹摘下一个角果,观察油菜籽结实情况。金色的油菜花更是我区旅游的一张金色名片。针对不同主体的需求,高建芹也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方案。

 

国家要油、要粮,老百姓要效益,而科技特派员要做的,就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农民增收增效等方面,让科研成果落地,让科学技术真正变成生产力。为此,在实施“多功能油菜绿色增效生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时,高建芹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肥药减量减施、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提高农民收益。通过菜油两用栽培技术,农民亩均收入可提高500元以上。

 

在高淳,像陆健、高建芹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他们俯下身子,躬耕田野,用科技“牵手”农业,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散在了高淳的广袤沃土上。两年来,我区先后选派了13名区级科技特派员,通过项目资金资助,以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为纽带,围绕河蟹、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引进培育新品种23个,实施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11项,开展技术培训约1400人次,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更多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就业创业。

 

(记者:吴迪、赵维康 通讯员:诸醒民 编辑:张俐颖)

阅读推荐
图片推荐
【视觉高淳】ヽ`、 、荷 ヽ`、ヽ`、
【视觉高淳】划噻!划噻!
【视觉高淳】送你一朵小黄花🥰~
【视觉高淳】足够精“踩”!这项省级非遗~
【视觉高淳】金色花海!惊艳绽放~
【视觉高淳】暗香疏影迎春来
【视觉高淳】淳城年味拉满!
【视觉高淳】看,雪落下的淳城~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