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线网纵横交错不断优化、居民出行选择更为丰富便捷……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铺就民生发展“快车道”。近期,我区公共交通进行了优化调整,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满足师生出行需求
又到开学季,高职园里也热闹了起来,学生们怀揣梦想与期盼,又一次回到朝气蓬勃的校园,开始崭新而忙碌的新学期。
由于园区离主城区有一定距离,校园周边场地分散,为了保障师生出行,连日来,区交通运输局在重点区域、重要时间段增设定制公交、增投公共自行车,满足师生员工的出行需求。
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门对面,公共自行车管理员正调度公共自行车,添加自行车至空缺桩位。今年7月,高职园片区新增4个借还车站点,并扩建了1个站点。
“根据对师生用车量统计和高职园规划,今年高职园片区计划新建23个公共自行车借还站点,目前地铁站2号站点、天平学院北门站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站点待完善后可投入使用。”南京高淳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熊青竹介绍,今年全区所有公共自行车都已完成翻新工作,并安排专人每天对该片区巡查维护,发现有站点需要调度、维修车辆的情况,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及时处理。
目前,“高淳区手机扫码租车项目”覆盖城区、开发区、高职园共计120个自行车点位,升级的自行车1400余辆。高职园共设置了30个点位,进一步方便周边居民和大学生出行。“平时不论是上学还是出门,骑着公共自行车,又快又方便。”学生王妍说。
除此之外,区交通运输局还根据高职园师生迁入情况适时调整公交线路和运营班次,进一步保障高职园交通便捷畅通。淳科公交有限公司城区车队副队长汤骁勇介绍,根据高职园师生的出行特点,在原有118路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增开了机电学院东到团结圩轻轨站的区间公交;此外,通过监测各站点开学的客流情况,调配了3台机动车辆随时待命,助力师生安全、舒适、便利出行。
优化全区公交线网
城市更新、城乡融合,交通是关键一步。
为解决部分自然村居民出行需要,区交通运输局指导公交公司新辟1条镇村公交,优化调整4条公交线路。包括新辟322路(东坝街道-东坝朱家)镇村公交;优化调整111路(高淳枢纽站-人民医院)城区公交、112路(高淳枢纽站-砖墙镇政府)城区公交、313路(东坝-定埠)镇村公交、301路(桠溪-穆家庄)镇村公交。
目前,全区共有53条公交班线正在运营中。下半年,我区将结合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以及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初步拟定了新辟1条、优化调整3条公交班线的计划,目前已完成了意见征集工作,准备指导公交公司进行实施。
考虑到居民出行时间问题,部分镇村公交路线采取首班车提前至7:00进行发车,末班车延伸至17:00,优化调整发车间隔,更加贴合群众实际出行需求。搭乘公交的居民,都对此次公交线路优化工程纷纷点赞。“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我们出行都很方便,有时到晚上也能回来,我们都觉得很满意。”市民陈启贵说。
目前,区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强我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于今年获得了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的荣誉称号,并在连续五年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评价中,荣获5A级水平的评价。区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副科长吴悦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高职园、城北商务区及偏远自然村的公共交通覆盖率,持续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的日常出行。
为进一步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我区将持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加立体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创新更加优质多元的出行服务体验,塑造更加绿色智慧的出行环境,以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交通便民服务。
(记者:朱春光 柳江宇,通讯员:高璇,编辑:吴迪)